發布日期:2023-03-24 14:19:08 閱讀次數:1787
環境新聞速覽 | 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難在哪?生態環境部答海報新聞
生態環境部 2023-02-25 17:49 發表于北京
去年全國開展監測的210個重點湖泊水庫中,水質優良比例為73.8%,劣V類比例為4.8%。全國重點湖泊水華情況基本處于2016年以來偏低的水平,總體受控。
2月22日,在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司長黃小贈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談到,“我國湖泊眾多,由于自然環境、資源稟賦、生態功能等不同,決定了不同的湖泊有不同的保護目標、治理任務和技術路徑,差異性比較大。但是,湖泊往往也是流域內地勢相對比較低洼、流水匯集的地方,承擔著調節河川、提供水源、防洪灌溉、生物棲息、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重任務。湖泊水生態、水環境質量改善的難度往往會比河流要大一些,有其特殊性?!?
黃小贈坦言,湖泊生態環境保護有兩方面的難題:一是城鄉面源污染短板未有效突破。二是部分湖泊生態系統失衡。
“近年來,我國工業、城市點源治理成效顯著,但面源污染問題日益凸顯,不少湖泊污染負荷依然較大,尤其是汛期,往往一場大雨就將全部污染物“零存整取”沖入河道。監測數據表明,汛期入湖的河流污染強度和污染物排放量要遠遠高于非汛期,反映出城鄉面源污染治理還不到位、還有短板?!秉S小贈具體解釋說,“長期的高強度開發導致河湖周邊緩沖帶面積大幅度減少,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應有的生態功能,水生生物鏈結構和水生植被遭到破壞,草藻系統失衡,進一步擴大了藍藻競爭的優勢,引起生態系統的負反饋?!?
記者了解到,為在上述關鍵環節實現突破,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探索推進湖泊治理的有效路徑方法,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定期開展全國重點湖庫入湖河流汛期污染強度分析,已經選擇在太湖、洱海等重點湖泊探索推進主要入湖河流汛期污染強度監測,厘清各行政轄區面源污染防治責任。二是督促各地結合落實碧水保衛戰各項要求,進一步加大截污治污工作力度,全面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切實降低入湖污染負荷。三是聚焦太湖、鄱陽湖等部分湖庫水生態系統失衡、水生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突出問題,積極探索推進水生態監測評價考核試點。對于水質比較好的湖泊要保持優良,遭到損害的湖泊要想方設法在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障上下功夫,出實招、出硬招,改善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提升生物多樣性水平。
黃小贈還提到,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理念,按照湖泊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重點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流域污染防治。全面推進落實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指導督促各地加強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進一步削減入河湖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強汛期污染治理,力爭在城鄉面源污染防治上實現新突破、取得新進展。二是大力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強化湖泊生態空間管控。充分利用好國家現在每年200多億的水污染防治資金,指導幫助地方提煉好水生態保護修復的重點工程項目,通過項目實施,逐步恢復健康的湖泊生態系統,提升湖泊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三是扎實做好水華防控工作。健全完善水華防控工作機制,尤其是一些發生過嚴重水華或者容易發生水華的地方,要加強監測分析研判,進一步提升水華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確保水華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來源 | 海報新聞
記者 | 姜雪穎
編輯 | 邢飛龍